-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cnc数控机床采购价-cnc数控机床-凯恩利机械老品牌 :
CNC数控车床,东莞数控车床,深圳数控车床作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产品,机床自是与大批量生产销售的家电没有可比性,而由于制造复杂的,对产品精度要求严格,其使用也不与一般的日常用品相提并论。
可是由于从2000年以后到2011年左右,近乎10年的高速蓬勃发展,加之政府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让更多的资金关注到了机床业。一时间,资金大鳄大手笔介入,小规模的工厂作坊更是数不胜数,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人曾对记者表示,经常听闻有新企业成立,数据每月都在变更。
市场的蓬勃发展,孕育了众多新的生力军。然而每次寒流的来袭,市场的阶段性萎缩或低迷,不足以支撑日益扩大的产能,价格竞争就自然发生。
比如近的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由于持续低迷,行业企业普遍产值下滑20%左右。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伴随着机床产品市场需求的明显下降,重点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5.6%。其中金切机床行业产值同比下降17.9%,实现利润57.3亿元,同比下降30.4%。数控系统和滚动部件两个小行业下滑严重,分别下滑38.4%和34.2%,另外机床附件下滑也达到22.8%。
2013年,情况也没有出现大的好转,业界盼望的反弹并没有企稳。在库存积压,市场没有明朗的前提下,价格无疑是有效的促销手法。
据屠景先分析,2013年1~11月金切机床小行业在销售收入下降7%的情况下,利润总额下降82.1%,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65%,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恶化,盈利水平大幅降低,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行业恶性竞争的苗头已经显现。
过剩的生产能力是产生恶性竞争的土壤。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数量快速膨胀,2011年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数量为1070家,产量为403935台,但到2013年已达到1264家,增长18.1%,预计全年产量可达858100台,较2011年增长112.4%。
2014年-2015年,精旺数控等企业倒闭!,很多工厂不是倒闭就是转让........
2016年,开年不久,情况怎样,现在还不明朗!!
(全文完)





数控车床厂家浅析如何对CNC数控车床进行分类?
一、CNC数控车床的分类与组成
1.CNC数控车床的分类
(1)按加工性能分类可分为数控立式车床、数控卧式车床、车削加工中心等。
(2)按系统控制原理分类可分为开环、半闭环、闭环、混合环控制型数控车床。
(3)按控制系统功能水平分类可分为经济型、普及型和全功能型数控车床。
CNC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其作用
CNC数控车床主要由数控系统、机床主机(包括床身、主轴箱、刀架进给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组成。
(1)数控系统用于对机床的各种动作进行自动化控制。
(2)床身数控车床的床身和导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水平床身、倾斜床身、水平床身斜滑鞍等,它构成机床主机的基本骨架。
(3)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其主传动系统一般采用直流或交流无级调速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或通过联轴器与主轴直联,带动主轴旋转,实现自动无级调速及恒切削速度控制。主轴组件是机床实现旋转运动(主运动)的执行部件。
(4)进给传动系统一般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由安装在各轴上的伺服电机,通过齿形同步带传动或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直联,实现刀架的纵向和横向移动。
(5)自动回转刀架用于安装各种切削加工刀具,加工过程中能实现自动换刀,以实现多种切削方式的需要。它具有较高的回转精度。
(6)液压系统它可使机床实现夹盘的自动松开与夹紧以及机床尾座顶尖自动伸缩。
(7)冷却系统在机床工作过程中,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为机床提供冷却液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
(8)润滑系统集中供油润滑装置,能定时定量地为机床各润滑部件提供合理润滑。
二、CNC数控车床工艺装备的应用
CNC数控车床的夹具主要有用于盘类、轴类零件加工的液压动力卡盘和尾座。
1.液压动力卡盘
用于夹持加工零件,使零件与主轴一起生产旋转运动。其夹紧力的大小可通过调整液压系统的压力进行控制,具有结构紧凑、动作灵敏、能够实现较大夹紧力的特点。
2.尾座
用于长轴类零件的加工以及钻孔、扩孔等。数控车床一般有手动尾座和可编程尾座两种。尾座套筒的动作与主轴互锁,即在主轴转动时,按尾座套筒退出按钮,套筒不动作。只有在主轴停止状态下,尾座套筒才能退出,以保证安全。
机床行业国际化发展的五大误区解析
据了解,近年来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目标,机床行业也不例外,在冲击国际化发展道路中,机械行业容易陷入误区之中。机床是工业生产的母机,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大光长荣等企业作为数控机床行业的知名企业,也应当规避风险,以免走入生产误区。
误区一:国际化必须从营销开始。企业不仅需要从产品营销、服务输出开始,更需要吸入国外先进的创新技术、国际化管理经验等等。
误区二:国际化比国内更重要。机床企业不能为了繁荣国际市场而忽略了国内市场。中国机床企业本土市场尚未真正打赢,这是国际化经营的大障碍。
误区三:并购是国际化极佳路径。合适的国际并购如果操作运行得当,可能是发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取得双赢的一种可行途径。不过,跨国并购其中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误区四:追求经营全盘国际化。机床企业在起步阶段,立足核心资源和比较优势开展国际化业务,进而不断拓展和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由专业化经营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由单一产品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产品服务提供商转变。
误区五:国际品牌中国化,或者中国品牌国际化。有三种情况要注意:第NO2,急于品牌置换,即在并购后急于贴上中国“品牌”;第二,急于创新境外品牌,对境外品牌进行中国化改造,缺乏合理的过渡空间;第三,认为中国名牌或中国商标就是全球品牌。